苏联曾授权中国产的AK47有多强?厂长孙云龙看着图纸大赞:好枪!

发布时间:2024-04-12 06:01:15  来源:江南体育综合全站入口

  在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士兵依靠自主设计的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的优势,对进攻德军造成了不小麻烦。

  不过,早期的步枪仍旧存在火力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寻求改进,在1944年的时候卡拉什尼科夫参考了M1伽兰德设计了一款实验型号的枪械,基本上有了AK47步枪的雏形。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真正的全自动步枪,被称为AK46,同样是一款实验产品。

  卡拉什尼科夫拿着自己的实验产品,在苏联的招标测试当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从此AK46被更名为AK47步枪,指的是这款枪械是在1947年定型的。

  后续经过不断的改良,才有了如今AK47步枪的样式,到1949年的时候,已经被苏联正式装备。

  这款步枪之所以能够在实际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主要是基于它优秀的技术设计。

  AK47是一款7.62×39毫米口径的自动步枪,使用气动式自动装填机制和旋转枪栓锁闭系统。

  这种设计确保了步枪在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包括泥泞的沼泽地、尘土飞扬的沙漠、潮湿的雨林等等。

  由于它使用的7.62毫米弹药拥有非常良好的穿透力和致命性,适合中距离战斗,而枪体的设计则确保了在快速连发时的精度。

  AK47的结构设计还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实用性和耐用性,其主体由钢材和木材构成,这不仅让枪械耐磨,也使得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再者,AK47的重量大约为4.3公斤(空弹匣),全长约为870毫米,重量适中,不会因为过重而影响士兵的机动性,也不会因为太轻,导致精度不行。

  此外,AK-47的维护相对简单,其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得士兵在野外条件下也能快速拆解和清理,甚至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也能做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这一点对于在复杂环境下作战的军队特别的重要,对这种一把优秀的步枪,我们自然是非常认可的。

  在1951年的时候,元帅带领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在此期间,获得了包括AK47步枪在内的多种武器技术资料。

  根据中苏当时的商议情况,由苏联提供AK47步枪的全套产品图纸、设计计算、实验规范等资料,并且还专门派遣专家进行指导,可谓是一条龙服务。

  关于仿制AK47步枪的任务,落到了我国626厂身上,626厂厂长孙云龙是一位资深的军事专家。

  他在接到上头的任务之后,很看重相关工作,并在妥善安置好苏联技术人员之后,开始琢磨图纸。

  看到图纸之后,孙云龙眼前一亮,直呼这是一把好枪,对于中国军队建设来说,AK47步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很快,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626厂确定了相关的生产标准及关于生产线的建立,整个工厂有条不紊进行量产。

  在实验当天,孙云龙从第一批AK47步枪当中,抽样拿出了10支作为试验品,在经过了严格的6项相关审查标准之后,再经过专家商议讨论,AK47步枪可以投入到大规模量产。

  相比原版仿制的AK47步枪,它在外形结构上没做出太大的改变,就连木制的把手也是照搬使用。

  当时的国内专家们确实没有很好的方法,因为苏联这边提供了全套图纸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如果我们随意进行改动,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一直到后来,中苏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后,我国才陆陆续续对56式自动步枪进行改进,主要是一些细节方面,整体没有太大变化。

  在1963年的时候,中国自主改进的56式自动步枪第一式基本完成试制,在经过机械部队检验之后,确认符合规定标准,并在同年定型。

  这款步枪,一方面参考了AK47步枪的技术,又有着AKM的缩影,其实是针对机闸和枪托进行了改造,其中枪托变成了折叠式。

  当时的战士对第一式的56式自动步枪可谓是爱不释手,它继承了AK47适合使用的范围广的优点。

  从南到北,从西往东,各大军区的战士们都能够装备它,适应中国复杂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

  在1980年的时候,第二式的56式自动步枪也出现了,并且在1991年的时候,改型QBZ56C式也相继出现。

  迄今为止,56式自动步枪也是中国生产的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仍旧在我军部队服役。

江南体育综合全站入口

服务热线:

0750-3083681

江南体育综合全站入口诚意邀请国内外客商莅临参观指导,欢迎惠顾!

打造并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团队,可以自行研制新型产品,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